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家居资讯>正文

网约车暗访体验:神州专车司机说自己是边开边考“证”

2018-08-30 16:38:17 来源 T|T

温州女孩遇害案将网约车的安全问题再度推至风口浪尖,“网约车究竟还有多少安全隐患”,成了大家议论的焦点话题。

 近日,浙江省消保委对杭州市在开展运营的网约车平台进行了暗访式消费体验调查。调查发现,部分网约车存在无证上岗、培训欠缺、拒载绕路等运营问题。

 网约车“约”出哪些问题?

 据了解,此次浙江消保委选取了杭州市内60条线路,对滴滴出行(快车)、曹操专车、神州专车、首汽约车和易到用车5家网约车平台进行了系统性消费体验,评价涉及服务承诺、资格认证、安全驾驶等14项指标。体验发现四大明显安全隐患:

 ——近五成司机“无证上岗”

 客运出租汽车从业资格证是安全保障的基本线。而在此次暗访体验中,60名网约车司机中有23名明确表示未取得客运出租汽车从业资格证。

 具体来说,滴滴出行和首汽约车体验的12条路线中,各有7名司机表示未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甚至有易到用车司机称“整个杭州有证司机只有40个左右”;神州专车司机表示“没有网约车驾驶员证公司也让开”,自己就是边开边考证。

 ——部分平台拒绝载客

 “你是不是没到马路对面,我已经开过去,走了!”

 这是体验员在滴滴出行约车时遇到的“粗暴对待”。当时,体验员已经在约定地点等待了10分钟,司机没等体验员说完就挂断了电话。挂掉电话后,App显示行程已开始,过了6分钟左右,显示行程已结束,并扣费10元。

 ——岗前培训欠缺,安全意识不强

 暗访中发现,网约车司机岗前和日常培训总体欠缺,首汽约车和滴滴出行分别有10名和6名司机表示,均未参加过任何岗前培训和日常教育。

 此外,在乘坐体验上,每个平台均有司机在行驶过程中玩手机、发信息,安全驾驶习惯普遍不佳;司机多数未主动提醒乘客系安全带或者下车时提醒乘客检查有无遗漏物品。

 ——预达时间有偏差

 体验中感受较差的还有一项是系统算法给出的预计到达时间与实际到达时间相差较大。特别是首汽约车,体验的12条路线中仅有3名司机是在约定时间内到达,还有2名司机偏差时间5分钟以上。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站不能也没有甄别所有网站用户提供内容的真实性,也不保证其内容、产品、服务或其他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更不提供明示或暗示的担保。对于访问者根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本网站极其关联企业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涉及稿件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行业关注
图文赏析